粉碎四人帮后,有人建议抓邓,红卫兵头目:华不敢,邓上下有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里,“强人政治”是主要政治模式,就在毛主席病逝前后,“强人政治”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这也标志着“常人政治”时代的即将到来。就在毛主席临终前,中国政坛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一,以“四人帮”为首的势力,以毛主席继承者自居,文革的积极支持者。其二,以老革命为代表的元老派,他们多是文革的受害者与抵制者。其三,以华国锋、吴德、纪登奎等人为代表的政坛新贵,他们基本上是文革的受益者,但因为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抓革命的同时也在促生产,与“四人帮”存在差异,反而与元老派走得更近。对于如此局面,毛主席做了一系列用意深远的安排。选定华国锋为接班人、第一副主席,以此削弱“四人帮”的权力;逼迫邓小平离开政坛,采取“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般不彻底打倒的态度。如今看来,当年的毛主席有心希望三方势力能够和平相处,这样也能保证举国上下的安定团结,而选定华国锋为接班人,恰恰因为他代表的政坛新贵能够在其他两方势力中间进行调和。如此一番良苦用心,就在毛主席病逝后不久化为泡影,“四人帮”篡党夺权的行动变得越发明目张胆,对华国锋等人的主政形成了严重威胁,源于此,他只能在谋求元老派支持的情况下,一举粉碎“四人帮”,从此,中国政坛局面再度发生剧变。源于华国锋粉碎“四人帮”的举动,一时间,他被元老派刮目相看,尤其得到了叶剑英的力挺,全国再度掀起一场疯狂的个人崇拜浪潮。就在此时,党中央还出现了一种声音,有人建议趁此机会将邓小平一网打尽,对此,昔日有着“北航红旗”的红卫兵头目戴维堤在当时还有着一番感慨:“华国锋绝对不敢抓邓小平。邓小平不是‘四人帮’。邓小平的势力很大,上层下层都有人,抓了邓小平,要真这样,就天下大乱了!”事实证明,华国锋当时非但没有抓邓小平的意图,还一举推动了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总而言之,“将邓小平一网打尽”的建议从未被采纳过。不过,有关于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到底存在哪些必然性,在笔者看来,大可以从戴维堤的感慨结合局势发展来分析,也就更容易理解了。首先来看“邓小平不是‘四人帮’”这一论断,足以见得当时的邓小平有多么深得人心。“四人帮”被粉碎堪称顺应民心,整整十年的动荡不安,举国上下长期处于极为压抑的政治斗争氛围中,就在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他与“四人帮”的抗衡与较量堪称惊心动魄,可想而知,敢与罪恶滔天的“四人帮”站在对立面,自然值得尊重与敬畏。仅凭这一点,如果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真的将邓小平也抓捕,不但会出现抓捕理由不充分的情况,全国民众也不会认可这项决定。再来看“邓小平的势力很大,上层下层都有人”这一论断,足以见得邓小平多年来革命、政治工作的资深经历。16岁离乡出国,通过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随后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和职业革命家。无论是在我党开展革命初期还是之后诸多历史艰难时刻,邓小平始终不偏不倚地坚守着革命路线,正如毛主席的那句“人才难得”,充分说明邓小平政治才能的令人信服。因为这些深厚的革命工作经历,他早已成为老革命的领军人物,所谓势力很大,实则是支持者、追随者众多。最后来看“抓了邓小平,就天下大乱了”这一论断,彰显的恰恰是邓小平对于新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精准把握。这一点,早在他第二次复出后全面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可见一斑,“四人帮”篡党夺权势力被深度遏制,国内经济发展得到喘息的机会,遭到排挤的周总理也得以顺利开展工作。至于第三次复出后的改革开放、领导干部制度革新等等政治举措,更加验证了邓小平的慧眼如炬。分析至此,我们大可以结合当时华国锋等政坛新贵的处境与从政才能再来审视“将邓小平一网打尽”的不可取之处。历经个人崇拜的狂热之后,华国锋并未被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自己从毛主席手中接过的国家已经濒临崩溃,毛主席对于邓小平“保留党籍”的决定也必定是用意深远的。虽说华国锋有着极强的务实精神,他也很清楚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扭转危局,可他提出的“抓纲治国”依旧秉承着毛主席晚年的治国模式,很多经济指标是不切实际的,甚至被之后的史学界称之为“洋跃进”。从这一点来看,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邓小平,在推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政治才能更加成熟与客观,毕竟,“实事求是”的理念是最令人信服的。除此之外,华国锋代表的政坛新贵势力是凭借与元老派的联手才缔造了政坛新局面,很大程度来看,华国锋的站稳脚跟始终离不开元老派的支持和辅佐,而当时元老派上下最翘首期盼的却是邓小平的强势归来。事实证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力挽狂澜,将十年动荡遗留的诸多难题一一解决,新中国迎来摧枯拉朽般的新生,而这些都是华国锋等人难以达成的。所以说,华国锋是最好的“过渡式领袖”,继毛主席之后,治国接力棒只有交到邓小平手上才能保证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反之,天下大乱也并非危言耸听。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